您好!欢迎来到湖南省跨部门政策信息发布平台!

帮助中心 服务热线:96871
发文系统:
不限 工信 科技 发改 财政 农业 商务 国税 统计 人社 文化 办公 其他
主题分类:
不限 综合类 创业扶持 市场/行业准入 企业减负 公共服务 技术创新 知识产权 技术改造
展开

知识融合的意义

发布时间:2021年04月12日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阅读:153次
文字解读

解 读 人 :       蝈蝈创新 郭朝晖

政策价值:

适用条件:

有效期限:

解读内容:

    今天有学生问:数字化时代需要什么人才?

 

我认为,最需要的是懂业务又懂数字化的综合性人才。我打了个比方:这种人才就像会用英语写小说的中国人。这种人的脑子里面要有故事,还能用英语表达。脑子里的故事就是业务逻辑,用英语写出来就是用数字化、软件化的方法表达。

 

以数据分析为例。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,一方面需要理解数据,能够判断分析结果是否值得关注;另外一方面又要懂得业务,理解数据背后的业务含义。有了数据分析工具之后,分析过程很简单、也很快,但会不断进行迭代。

 

比如,先做一个简单的回归。如果回归结果比较满意或者不满意,会对数据重新分析、去验证结果的可重复性。这个过程会反复很多次。每次反复往往都需要数据分析知识和业务知识互相校验。但每次的反复都只需要很短的时间,如几分钟乃至几秒钟。试想:如果数据分析知识掌握在一个人的脑子里,而业务知识掌握在另外一个人的脑子里,两个人需要交流进行判断,效率就会大大降低。

 

彼得.德鲁克谈分工时举过一个例子:造房子需要结构设计、建筑、装修设计、装修等四个工序。这四个工序应该由四类专业的人士来完成,效率和质量才能做得最好。安装一部电话,同样也需要四个工序,如果派四个人来分工完成,效率反而低了。按这个逻辑,数据分析过程最好是一个人掌握数据分析和业务两方面的知识,而不是两个专业的人实时协作完成。

 

需要综合素质的情况很多。

 

我最近在思考一个问题:创新真的需要创新思维吗?有些人取得了很好的创新成果,但似乎不是太需要创新思维。现实中,他们往往既懂技术,又明白需求,具有综合性的知识。而创新的过程往往是在技术可行性与现实需求之间做权衡。而我讲创新课时,反复强调的就是这种权衡。对技术和需求都很熟悉的人,做这种权衡往往是很简单的。

 

我讲创新思维时,经常会讲到的是“知难而变”。常讲“领导让园丁养花,要求不生烂叶子”的段子。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:比领导提前十分钟到办公室,发现有烂叶子就剪掉。

 

在创新过程中,这类问题经常出现。这是因为:提出需求与完成工作的往往是不同的人。这时,提出的需求往往不合理。但是,如果是自己提出的问题、自己来解决,权衡就会很自然,也就显不出“创新思维”了。所以,具有综合知识的人往往不太需要训练“创新思维”。

 

 

 我曾经有过一个比喻:如果仅仅掌握一个领域的知识,专家的工作只能是“一维优化”;如果掌握两个领域的知识,专家的工作就是“两维优化”。这样的创新者就可以“高维打击低维”。即便在两个专业的知识都相对较弱,“两维优化”的结果往往也会优于“一维优化”。其中,如果两个专业之间有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,往往是最好的“两维空间”。

 

工业互联网和数字化方法在未来一个重要发展方向,应该是专业知识的融合。作为生物体的人类,受生理能力的约束,掌握的知识是有限的;而计算机不受生理能力的约束。通过计算机实现知识融合所带来的前景,可能会超出我们现在的想象。

视频解读
政策原文

发布时间: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阅读:次
文件级别: 所属区域:
发文系统: 主题分类: 适用企业:

0 条评论

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,不表明网站立场。

热门评论

当前显示第 页 共0条记录